牛蛙资源网 - 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
牛蛙资源网-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牛蛙网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寂寞沙洲冷是出自哪首诗)

牛蛙小编 交流杂谈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苏轼寂寞沙洲冷

苏轼在母亲程夫人的关心、父亲苏洵的教育下,和弟弟苏辙一举考上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展现了高超的能力和不拘一格的文风,并在科举中夺得榜眼。

但就在他将要出仕为官之时,程夫人却突发疾病去世。苏家的三个男人只能仓皇出京,奔丧返蜀。

01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前面提到,程夫人非常要强,以千金之躯下嫁,不嫌家中清寒,反将全家内外大小事务一概包揽,换得苏洵觉悟苦读。

当年苏洵屡屡外出求官,也是程夫人在家中教育儿子,青灯伴读,这足见程夫人是个有见地、有胆魄的妇人。

她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妇人一般,将一片心血寄托在夫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这次三苏高中,本应该是喜上加喜,程夫人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没想到她却忽然撒手人寰。

三苏回到家中,只见屋庐倒坏,篱草破落,两个新进门的媳妇儿失魂落魄地跪在灵堂前。原本温馨、殷实的苏家,此时却显得无比凄凉、空洞。

年过五十的苏洵跪在灵前痛哭,加上连日奔波,很快病倒了。而苏轼两兄弟只得一边治丧,一边照顾父亲,踉踉跄跄总算把程夫人下葬了。

苏洵为纪念妻子,写了一篇《祭亡妻文》,最感激程夫人辛苦教养两个孩子:惟轼与辙,既冠既婚。教以学问,畏其无闻。昼夜孜孜,孰知子勤。

想想我们现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招呼一个孩子,有时尚且顾不过来。而程夫人一人要拉扯一家四人的生活起居,还要担起教育的职责,每日的劳累可想而知。

因此苏洵还在文中安慰妻子道:亦既荐名,试于南宫。文字炜炜,惊叹群公。苏家两兄弟的才华,已经惊叹世间,你不用再操心他们的教育了。

只是说到自己,苏洵只能感叹:归来空堂,哭不见人,内心无比空虚、寂寥。

一代大儒,《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为程夫人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相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之一贤母。

苏轼对母亲也极是感念,他曾经写文记录:小时候,苏轼兄弟见到一只小鸟被猫儿抓住,发出凄厉的叫声。虽然他们出手救下,小鸟也未能幸免,苏轼手捧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

小伙伴中有的吵着要烤来吃。这时,程夫人来了,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应该好生照顾才对。

这件事让苏轼终身难忘,在长大后,苏轼也时常抱着这种仁厚之心处世,从不苛待任何人。

可让苏轼没想到的是,母亲的死只是一个起点。

按照宋朝的礼制,母亲去世,官员要守孝三年,苏轼苏辙两位新科进士的前程,因此也断了三年。

1061年,苏轼回到官场,到凤翔任职。谁知没过几年,苏轼的妻子王弗病逝,紧接着父亲苏洵病逝,苏轼只得再次回到家乡守孝。

等苏轼再回朝堂,已经是1069年,苏轼已经34岁,距离他21岁中举已经过了13年。

我们都知道,从20岁到30岁,这几乎是一个人最有活力的年纪。

20年之前,积累不足,经验不够;30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唯有二、三十之间,既有阅历,又有体力,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

可苏轼呢?夸张点说:不是在奔丧,就是在奔丧的路上。

当然,这也是人力无法控制的,因此他在给苏辙的一首诗写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之一句后来成了一个典故:雪泥鸿爪,用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人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大雁踏雪泥一般。

但我们知道,一过冬北雁就要南飞,看不着雪,也都飞在天上,怎么会去踏雪泥呢?

所以第二句就解释,雪山上面,很偶然才会留下大雁的爪印,而大雁呢?根本就不在意。

通过这首诗就能知道,苏轼的内心,对过去的奔走漂泊是有感受的,但这感受明显吗?并不明显,就像雪地中的脚印,说消失便消失了,很难引起他内心的波动。

02 时过境迁,政途受挫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13年里苏轼的内心虽然平静,但他周身的环境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并酝酿出了苏轼人生中的另一场地震。

曾经对苏轼极为赏识的宋仁宗,在这期间去世,继位的宋英宗,也没几年就走了。

后来继位的,是19岁的宋神宗,但他所倚重的,却是苏轼更大的政敌:宰相王安石。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苏轼更大的政敌呢?因为王安石和三苏积怨已久。

首先,三苏是欧阳修提携,属于偏保守一派,被称作旧党,而苏轼是旧党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王安石则倡导改革,被称为新党,并且成为了新党的领袖。

两人各自领导着不同的党派,有着天然的敌意。

其次,苏洵在世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辨奸论》,辨别的辨,奸诈的奸。在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一个人名,但人人都知道,这是拐着弯在骂王安石。

为什么呢?因为《辨奸论》核心观点就是:不近人情,不懂世故之人,必然是大奸,祸国殃民。

而王安石就是出了名的拗相公,他倡导变法,一丝不肯退,一分也不妥协,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因此王安石还提出了一个三不足的理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所以我们看,天命、祖宗、他人在王安石眼里都不够看,这的确是不近人情到家了。

因此苏洵的文章一出,人人都知道,他在骂王安石。后来苏洵离世,这笔账父债子还,掉在了苏轼的头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苏轼在王安石眼里是一个天才。

相信很多书友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讲了一个神童,5岁就会作诗,最后却没有好好学习培养,最终泯然众人。王安石也借此抒发对天才的可惜,感叹教育培养的重要。

可是到苏轼这里,他为何自相矛盾,要亲手扼杀这个天才呢?因为在他看来,苏轼是相当危险的

苏轼不但才华横溢,还非常平易近人,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他评价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在今天看来,这是为人的优势,但在王安石这个老古板看来,苏轼虽有天才,却有些不修边幅,这才华有可能走歪了。

因此在古板的王安石眼里,苏轼虽是天才,但也如一颗定时炸弹,有些离经叛道。要知道,天才不经意间犯错,杀伤力也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因此,王安石获得宋神宗的支持之后,便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击包括苏轼在内的旧党,为改革扫除障碍。

而苏轼,就在这场改革中遭受了二连击。

之一次,是被调配到远离京师的杭州、徐州和湖州等地,一路蹉跎了差不多十年。

与他一同被赶出京城的,还有授业恩师欧阳修。从那以后,欧阳修就变成了一个意不在酒的醉翁。

而第二次,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所谓乌台,就是御史台,皇帝用来监察百官的地方。因为经常有乌鸦飞过,又被称为乌台。

所谓乌台诗案,就是监督的官员发现苏轼吟诗犯罪的案件。那到底是哪首诗,犯的什么罪呢?

原来是苏轼从徐州离开,到湖州赴任,按照惯例写了一个《湖州谢上表》,对宋神宗表示感谢。

里面有两句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意思就是:陛下知道我愚昧,跟不上时代,难以和变法派共事,又考察我年老不爱生事,在地方管理普通百姓勉强及格。

其实我们读了也会觉得,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可是看的人抠字眼,就咂摸出味道来了:

你不生事,就是指我们新党要生事端咯?你质疑新党,就是质疑陛下变法的决策咯?这还不是犯罪吗?

苏轼也是洒脱的人,看御史台咄咄逼人,也就直接承认了:诗中的确有讥讽的成分。其实宋朝是一个文官治国的时代,批评朝政是常事,皇帝也很少因为这个去处分人。

可是事关改革新政,又是苏轼的诗,触动了宋神宗敏感的神经,苏轼就这样被抓去御史台关了一百多天,连带着许多和他交往的朋友也被清算。

这次的案件也着实把苏轼吓得不轻。他在狱中给苏辙写信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又是埋骨又是伤神,其实是做好一命呜呼的心理准备。而苏辙后来也评价了乌台诗案:今东坡亦无罪,独以名太高。

什么意思呢?本来苏轼是无罪的,怪就怪在他苏轼名气太大,一个人说句话都能造舆论,领导们不重视不行!

我们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苏轼的罪过就有这个意味。

就像我们今天一些公众人物,言论会被别人拿到放大镜下把玩,不解读出什么新闻八卦决不罢休。

总之苏轼这个大才子,后来虽然逃过了一劫。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宋神宗把他贬到了黄州,当了个权力被架空的团练副使。

03 被贬黄州,沉入谷底

到了黄州以后,苏轼才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劲。突然间自己好像被全世界遗忘了,往日热络的亲朋,竟没有一人写过一封信来问候。

原来以前被调离中央,多少有些政治因素。没想到这次被贬谪,自己竟成了一个戴罪之人,苏轼苦笑不已。

往日他苏轼身边,怎么会缺少玩伴酒伴呢?结果现在,他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感到真正的痛苦、无措,无处寄托,只好提笔写下《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们可以看到,缺月、孤鸿、寂寞沙洲,这把一个人的孤单都说尽了,还是不见人来。往日的天才,这次当真是撞了南墙,人生跌入低谷。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也差不多了,我们总结一下。今天讲到:苏轼从考上榜眼开始,便不断有家人去世,中断仕途。等到事业稳定下来,他的对头王安石又上线了。

随后苏轼被调离汴京,蹉跎10年,又遭遇乌台诗案,最终被贬到黄州。一个受天下人欢迎的大文豪,突然门庭冷落到极点。

苏轼将调整自己呢?他有可能触底反弹吗?下一节,我们继续为您揭晓。

苏轼词寂寞沙洲冷说的是哪种鸟,苏轼的寂寞沙洲冷是出自哪首诗


    收藏永久发布页,不迷路
    关键词不能为空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侵删请致信E-mail: 1470282@qq.com

我来说两句
签到
交流杂谈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寂寞沙洲冷是出自哪首诗)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苏轼寂寞沙洲冷 苏轼在母亲程夫人的关心、父亲苏洵的教育下,和弟弟苏辙一举考上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展现了高超的能力和不拘一格...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牛蛙资源网 January, 01
生成社交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