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资源网 - 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
牛蛙资源网-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牛蛙网

君子中庸谁说的(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牛蛙小编 交流杂谈

君子笃行是什么意思,虚空先生解说国学经典——《中庸》第三十五讲(君子明德)

更多精彩课程,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虚空济】APP,目前《论语》更新中~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邢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时》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如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原文)

《诗》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这是《诗经》其中的一篇周颂,用来赞美文王的,赞美周氏的天子。也是用来警醒周氏的天子,用来警醒诸侯的。通常这篇周颂列文在周天子封诸侯国国君的时候,所奏的乐曲。不显维德感叹词,难道文王的德行不够彰显吗?意思是他的德行是很大的,是彰显在外的。

我们再用来延伸,之一层意思他是赞美文王的。那么,第二次意思也是来警醒周氏的后代天子,要懂得修正自己的德行。

百辟其刑之,百是一个量词;辟是指的君,也就是指各诸侯的君王,当自己的德行,大大的彰显在外的时候,各位诸侯国的国君,其邢之,自然就会去效法。也就是告诉所有的周朝的天子,当自己的德行得以彰显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自然就会来效法,同时也在告诉诸侯国的国君,当你自己是有德行的其他的百姓人民自然会效法。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所以君子的行为,笃恭就是笃行、恭敬,当一个君子的行为是笃行的,是恭敬的,而天下自然效法,天下自然太平。笃行和恭敬的前提是什么呢?惟德,以德治天下。以德养身,当自己是具备德行的,别人自然开始效法,当自己有德行的时候,更要保持笃行,恭敬的态度,而别人自然效法,而天下自然太平。

所以,《诗经》讲的是治理天下。那我们往生活当中延伸也是同样的道理,到了我们现在,不光是治理天下,我们自己的安身,我们自己的立命,我们自己做人的根本,都要以德为法则。当我们自己是具备德行的,我们是笃行的,我们是恭敬的,而身边的人自然会去效法。

在一个家庭当中,我们是有德行的,我们是保持笃行恭敬的,而身边的家人也自然受到我们的影响,自然会去效法。

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如此,我们做上位的人,要修自己的德行,要去笃行恭敬,别自然就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开始效法。自然你的企业就是太平的,就是顺其自然的往前发展的。

所以这一篇整个告诉我们德性的重要性,修己身的重要性,当我们以德为法则,我们自己的团对自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得以治理,所以这是安身立命做人的根本就在于德。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继续跟我们讲的行的重要性,这一篇来自《诗经》大雅黄矣,也是赞美周王室的。这一篇整个《诗经》分八章节,前四章节是赞美古公亶父的,也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过的太王,后四章是赞美周文王的。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予是我的意思,我是怀有明德的;不大声以色,不需要去疾言厉色,不需要去厉声厉色地教化人民。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孔子说:以声色来教化于民,‘末也’实在是最末等的 *** 。

我们整个再回头来讲这句,我们如果是怀有仁德的,是不需要靠疾言厉色去教化于民的。孔子又说了:如果以疾言厉色,以声色去化民,实在是最末等的 *** 了。

我们再把这个声色延伸一下,比如说我们严厉的手段、严苛的 *** 、奖惩的制度,这都叫声色。所以圣贤的文化是告诉我们以德治天下,以仁治天下。靠自己的身教,行不言之教去影响去化育天地的子民,而不是靠严苛的 *** ,而不是疾言厉色去教化于民。

现在在我们的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做一个领导每天只是靠喊,靠拍桌子,靠发怒。靠情绪这实在是最末的 *** ,而是靠自己的德行去感染人身边的每一个人,身边的人看到我们的德行的时候自然也会去效法,他也会变成一个有德行的人。

包括我们在一个家庭当中和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我们靠声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一旦用了声色去解决问题,也是最末等的 *** ,别人心里是不服气的,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敬畏之心。

但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我们要不要用末等的 *** ,要不要用声色呢?肯定是要用的,但是呢一定是以德为主,以声色手段 *** 为辅。

比如说我们现在叫法治社会,要不要有法律?要,但是法律一定是解决已经犯错误的人。就好比是我们一个公司,要不要有规章制度?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如果我们知是靠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你会发现员工的内在哪来的驱动力,怎么可能人人是积极向上的,只不过是在制度之下不得不做,所以这实在是最末等的 *** 。

所以声色 *** 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用之,把它归为末,我们的本要靠自己的德行。

《诗》曰:德輶如毛。

《诗经》告诉我们德輶如毛。这里引用了四个字,德就好比是羽毛一样轻盈。这四个字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我们修自己的德行就像羽毛一样的轻盈,当我们自己有了德行,我们再去治理天下,再去管理团队,再去学习、再去修身,都像羽毛一样的轻盈简单。

当我们自己有德行的时候,身边的人自然就会受到我们的影响,他就是像羽毛一样的举重若轻,就是一样如此的轻盈简单。

毛犹有伦。

但是羽毛不足以比拟德,因为毛还有伦。就是毛还是有痕迹的,还是有重量的。告诉我们其实当我们自己修德行,靠德行去影响他人,比羽毛还要轻盈,还要没有痕迹。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说上天化育万物,承载万物,是无声无臭的,没有任何的声音,没有任何的气味。所以说毛犹有伦,羽毛还有痕迹,你看上天化育万物的德行,没有任何的声音,没有任何的重量,没有任何的气味,是无形无相的。至矣可谓德的至高境界了。

所以,整个最后《中庸》的结尾的部分,引用了《诗经》的三段话,都在告诉我们修德行的重要性。

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当我们自己的德行如此显著的时候,别人自然会来效法。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我们自己是有德行的,内在是有明德的,不需要疾言厉色即可以教化于民。德輶如毛,德好比羽毛一样轻盈,修德行,靠德行影响别人就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轻盈。但是羽毛还不足以形容德行,因为它还有痕迹,它还有重量。上天化育万物是没有重量的、没有声音的、没有色味的,可谓德的至高境界了。

整个《中庸》讲到最后的时候,给我们归于德,归到至德。《中庸》开篇的时候告诉我们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告诉我们《中庸》很难,天下国家你可以均衡,只要你有仁就够了。

爵禄可辞也,爵位和俸禄都可以辞掉不要的,只要你是一个智者就可以看破。白刃可蹈也灾锋利的刀刃都可以去踩的,只要你有勇气就够了,但是中庸不可能也,即使有了智、仁、勇,中庸也不一定能做得到,告诉我们中庸之难。

但是,结尾的时候又告诉我们了,归到最后就似乎一个德字,当达到至德的状态,其实很简单,很轻盈,就像一片羽毛一样。

整个《中庸》告诉我们至诚、至圣、至德。至诚、至圣、至德都是天命之谓性,都回到了我们自己的本性,那个本性就是无声的、无色的,没有任何重量的,无形的、无相的,本然他就是通体透明的、本然他就是圆满具足的。我们率圆满具足的本性而为就是道,所以归到最后用一个德字来结束了所有《中庸》的内容,他是举重若轻的。

我们《中庸》也是如此举重若轻的结束了,当你达到至的状态,你会发现就是回归本性的状态,当你回归天性的状态,本然就是至德的,本然就是至诚的,本然就是至圣的,他就是圣人。这个天命之谓性,这个天性不用修的人人都有。

我们在修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不能做到至诚,我们后期的杂染太多了,所以怎么办呢?我们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心念,达到至诚的状态或者达到至德的状态,或者达到至圣的状态都一样,就是天命之谓性,即刻就成圣了,一个道理。只不过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最后结尾告诉我们你去至德,因为德它是可以显化出来的。

你说诚是不是不容易体现,你说至圣是不是不容易体现?所以他要给我们一个外修的 *** ,这个方便法就是德"。你去不停地修德、不停地修德,当你达到至德的时候,你就进入天命之谓性的天性了,就回归了;或者你达到至诚的状态,他一样的,就回归天性;或者你达到至圣的状态一样回归天性,只不过德是可以量化的,更容易理解,所以他最后以德来结尾,他是举重若轻的。

告诉我们其实中庸之道,其实天命之谓性都很简单。回归道自己的德上,不停地去修正自己的德行。像天一样化育万物的,像天一样无形、无相、无声、无臭,没有任何的重量的。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去感受一下,这个境界和状态是何其的潇洒,何其的轻盈,就回归天命之谓性,然后率性之谓道,我们如果率至德的本性随意而为,就是道本身。

所以我们学《论语》的时候,孔子也会说:随心所欲不逾矩,他随的是天性。

,中庸君子之道十则君子中庸谁说的


    收藏永久发布页,不迷路
    关键词不能为空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侵删请致信E-mail: 1470282@qq.com

我来说两句
签到
交流杂谈 君子中庸谁说的(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君子笃行是什么意思,虚空先生解说国学经典——《中庸》第三十五讲(君子明德) 更多精彩课程,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虚空济】APP,目前《论语》更新中~《诗》曰:...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牛蛙资源网 January, 01
生成社交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