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资源网 - 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
牛蛙资源网-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牛蛙网

道德经为无为全文及译文(道德经第二讲无为而治)

牛蛙小编 交流杂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第二版)细读《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文】

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②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译】

①(统治者治国理政时,)不过分地推崇贤人,(不特别给予贤人超过其职分的、优越的名利权,)这样,人民就不会为图此而恶性争斗了。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这样,人民就不会为图此而盗窃了。不关注、不追逐奢侈的欲望,这样,民心就不会被扰乱了。

圣人(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在治国理政的时候,虚空自己的心,(以容纳天下人民;)生活上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即可,(不追逐奢侈的欲望;)削弱自己刚执的意志,(以柔弱的姿态依道行事;)强健自己的筋骨,(以更好的身体条件为天下服务。)(正因为圣人始终没有错误的知见和溢加的欲望,)一直使人民同样处在无知无欲的状态之中,也让那些以智治国的人(明白无知无欲的道理)再也不敢妄作有为了。

②(治国理政时,)真正做到无为,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

【细读前言】

1、本章的中心思想,论述只有做到无知无欲,才能为无为则无不治。

2、解读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很多人说,之一章是全书的总纲;在我看来,之一章只是学说入门的引领,不及第三章全面、精要,有负所誉。本章可以说是全书的缩影,是特别需要仔细研读的一个章节。

②我们看,全书定位是侯王的治国守则,主题是治国理政,主旨是无为而无不治。那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老子在本章给出的终极答案是无知无欲!即去掉自己悖道的认知和膨胀的私欲,才能不妄作不有为!可见,无为而无不为的源头就在这里。这是我细读《道德经》的总纲领。

③文中,不见可欲之见是什么意思?如果理解为显现、显露,那就置老子以玩术的恶劣境地了。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中之其是谁?如果理解为民,那老子愚民就跑不掉了。读《道德经》必须明确,老子只尊道不玩术,只愚己不愚民!否则还不如不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

我的翻译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时,)不过分地推崇贤人,(不特别给予贤人超过其职分的、优越的名利权,)这样,人民就不会为图此而恶性争斗了。

历来,老子的思想中受人诟病最厉害的,就是不尚贤的主张了。我们可以不认同老子的主张,但要弄明白圣人的逻辑。

1、贤字,本义是多财,引申为德才兼备。那么,国家崇尚德才、任用贤人,不是挺好吗?怎么说不尚贤呢?其实,老子的这个主张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与老子差不多同一时期,作为显学的墨家就说尚贤为政之本也,并极力主张尚贤。墨子在《尚贤》里说: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意思是,在国家政策体制层面,要大力推举有能力的贤人,委以重任并赋予决断的权力,给他们崇高的爵位和厚重的俸禄。

但是,老子却针锋相对地指出,这是一种有为法,势必造成人民在欲望驱动下的恶性竞争。首先,过分地推崇贤人,就会特别给予超过其职责的名、利、权。这些优越的尚贤手段被天下人民解读为丰厚的欲望了!而一般人是受欲望驱动的,丰厚的欲望无异于强劲的驱动力。其次,贤人的位子是有限的、对贤人的要求又是极高的,而天下人民是庞大的、且各人的特质和能力是不同的!两者一对,人民在强劲的欲望驱动下,不管实际需求、不顾自身条件就争起来了,继而导致社会失序,乃至混乱和动荡。注意,老子还没说贤人之间争得头破血流呢。

2、在老子的学说框架里,人在能力上是有差别的,而且是自然的!所以,老子以能力强弱为标准,把人分为善者和不善者。社会保持自然的秩序才有良性的发展,有赖于所有人各适其位,各司其职,协同努力,一起成就。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用什么手段,破坏了这个自然的秩序和良性发展,都是不对的。

老子的善者,约略可以等同于贤人。老子在第八章提到了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治国理政的高强能力。显然,具足七善的人就是治国理政的善者。如此看来,老子反对的是尚贤,而不是反对贤。

3、那作为国家管理团队的善者(贤人),如何自处呢?用本章老子的话来说,善者要像圣人那样修为自己,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现代的说法是,做高素质的人民公仆!单看实其腹,国家管理团队在物质条件上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善者之间不争,人民看到了,也没有什么好争的。同样重要的是,善者是在后其身、外其身的无我利他付出的过程中展现出组织管理才能,然后才进入国家管理团队的,而不是通过尚之以大权、高爵、重禄等强劲欲望而来的。

4、老子论述的重点不是贤人,而是国家管理团队里的更高统治者。老子向统治者指出,尚贤,是一种夹杂着鼓动欲望的错误知见。①因为,尚贤是有违社会自然秩序的、逻辑矛盾的认知。它一方面以优越的名、利、权去尚贤,意味着鼓动贤人受欲望的驱动而为,另一方面却不顾及更广泛的、能力有别的人民在此欲望驱动下掀起恶性竞争,然后说民难治。②为什么要用欲望去鼓动别人呢?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本身就看重欲望!欲望好使啊。③所以,深层来看,不尚贤对应的就是本章的主旨:统治者要无知无欲!去掉有问题的认知和欲望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我的翻译是: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这样,人民就不会为图此而盗窃了。

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没什么歧义。但要注意的是,不贵的是难得之货,而不是一般的货。贵难得之货是树立新的价值标杆,挑动人的欲望,相当于诱导一些欠缺者去偷去抢。第五十七章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意思是,盗贼泛滥,用更多更严的法令去对治,却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由此可见,老子提出的彻底解决盗贼多有即国之难治问题的根本做法是:不贵难得之货。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我的翻译是:不关注、不追逐奢侈的欲望,这样,民心就不会被扰乱了。

1、可欲是什么?先看第十二章说的圣人为腹不为目,腹是基本需要;目是基本需要之外溢加的、奢侈的欲望,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等。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吧,某个级别的官员,为了工作需要,配备的是普通小车。但这个官员却利用公款给自己配备了名牌的豪车。这里的普通小车就是腹,是一般的欲,豪车就是目,对应的是可欲,即可追逐的溢加欲望。

见是什么?就是看见的意思!跟欲望联系起来,表达的是关注、关切的内心冲动,其后续的动作是追逐和实现相应的欲望目标。

所以,不见可欲强调的是,从根源上断掉追逐欲望的行动,不致挑动人民的欲望,不扰乱人民的内心。人民的心安定了,社会才平稳有序。

2、而很多人却把见理解为现,取显现、炫耀的意思,然后翻译为不显现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这是错误的世俗知见。这种翻译,相当于说老子认同裘马声色、纸醉金迷等等奢侈行为,只要藏着、掖着就行了!需知,长久来说,奢侈的行为是藏不住的,况且行为主体本来就怕显摆还不够呢,怎么会去藏着、掖着呢?所以,不显现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的实质是,只允许自己有欲望却对人民进行蒙蔽!这种译法会置老子以玩术的恶劣境地。而圣人强调的是,要从源头上斩断欲望的动因,杜绝奢侈的行为!给人民以正向光明的示范。这才是正能量的知见。

3、另外,见字在《道德经》里出现很多次,其基本意思都是看见,一点也没有显现、显摆的意涵。比如自见者不明,意思是只看见自己的人,不明白道理。为什么?从第二章的有无相生的二元认知模式可知,只看见自己就是只看见自己的‘有’,没有看见自己的‘无’,在认知上割裂了自己的整体性,所以不是明白道理的人。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我的翻译是:圣人(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在治国理政的时候,虚空自己的心,(以容纳天下人民;)生活上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即可,(不追逐奢侈的欲望;)削弱自己刚执的意志,(以柔弱的姿态依道行事;)强健自己的筋骨,(以更好的身体条件为天下服务。)(正因为圣人始终没有错误的知见和溢加的欲望,)一直使人民同样处在无知无欲的状态之中,也让那些以智治国的人(明白无知无欲的道理)再也不敢妄作有为了。

1、其,究竟是谁?

①老子的逻辑是,统治者的做法是因,人民的状态是果。意即统治者把自身的问题对治好了,人民那里自然会有相应的良性结果呈现。大家看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可以视为老子给出的统治者解决问题的逻辑公式!简称为我因民果。

②在这个逻辑公式的规定下,大家回看之一段话,统治者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因!而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是果!直白地说,人民的毛病来自统治者的毛病!也可以说,人民病了,统治者吃药。有人还是不明白,我打个比方。现在有十个盗贼,其中八个是因为受到贵难得之货的价值导向(因)而犯事的,那这八个盗贼就是民之难治(果),统治者就要为此承担责任。剩下两个盗贼与此无关,交给有司法办就行了,不属于统治者感受到的民之难治的问题。

有人把前一句理解为:统治者教育人民,不争、不盗、心不乱。又把这一句翻译为:圣人使人民心思空空,肚子饱饱,意志薄弱,筋骨强健。那就意味着说人民本来就有毛病,‘民之难治’的原因就在人民的身上。注意,老子愚民的论调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③所以,可以确定,这句话仍在老子的逻辑里,得道的统治者修为自己,做到了无知无欲,从而让人民和智者同样达到了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么,其,就是指圣人自己,也就是得道的统治者。

2、圣人自身的修为。

这里提到四个方面,是身心志欲四大项。大家注意,直译之后所增加的括号里的内容,一来防止有人把老子的圣人理解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意志薄弱、欲望全无的人!二来是点明圣人自身修为的实质。当然,作这样的理解,是有对应依据的。

①虚其心的意思是,虚空自己的心,(以容纳天下人民)。对应于心善渊、上德若谷、贵(爱)以身为天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②实其腹的意思是,生活上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即可,(不追逐奢侈的欲望)。对应于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不厌其所生、不自贵。

③弱其志的意思是,削弱自己刚执的意志,(以柔弱的姿态依道行事)。对应于柔弱胜刚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弱者,道之用。

④强其骨的意思是,强健自己的筋骨,以更好的身体条件为天下服务。对应于第十三章的贵以身为天下,即把珍贵自身升华为以更好的自身条件为天下服务。其中,更好的自身条件,就包括强其骨。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如何理解这句话?

①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为,使人民总是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让那些聪明人不敢为所欲为。这样的话,老子愚民的帽子就甩不掉了。

②大家看这里说的,人民的无知无欲和智者的不敢为是怎么来的呢?是圣人耍嘴皮对人民和智者进行思想教育来的吗?不是的,是圣人通过自身切实的四个修为,修成了无知无欲,然后在治国理政长期的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身教出来的。读者如果不明白、不坚信老子我因民果的逻辑,碰到这个语意有所跳跃的句子,头脑确实很难转过弯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其一,无知无欲的含义。之所以有这种一刀切的说法,就是现实中有太多悖道的认知和膨胀的欲望了,那要重回正道,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先把这些有问题的认知和欲望通通去掉就行了。全书来看,对无知无欲要作超越现实针对性的理解,其应有之义就是合道的认知和欲望。

其二,综合多章,民之难治表现为,民弥贫、民多利器、人多伎巧、盗贼多有、民不畏死、民有大怨、轻侮统治者,等等。以后我们会谈到,其原因都来自统治者的悖道认知和膨胀私欲。那么,解决问题的究竟之法就是,统治者把自己整成了无知无欲,相应地,一则人民也同样达到了无知无欲,就不难治了。二则智者也同样达到了无知无欲,就不敢再妄作有为了。

其三,谁是智者?一般多理解为聪明人、智巧的人,是不准确的。大家看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可见,智者就是以智治国的人,属于统治者;另外,第六十七章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七十三章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可见,有些统治者是敢为天下先的,根本就不顾及以智治国给国家所带来的伤害,也不害怕不道早已的后果,所以合并四章的说法,这里的智者就是统治者里的勇于敢者。

这里说的是,原来统治者里的勇于敢者现在不敢为了,原因是受到圣人的身教感化,明白了无知无欲的道理,对应第六十五章说的,常知稽式了,以玄德治国,然后乃至大顺。

4、要知道,关于人的最上乘的学说,都是以对治自己为其思想核心的!人只有认知到对自己的问题负有百分百的责任,才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彻底解决问题。既然《道德经》是说给统治者听的(本书的定位!),那么书中所述统治者感受到的所有治国问题的原因,就百分百在统治者自己身上!如果谁在《道德经》里读出一点点因百姓有问题而直接对其要求、教育或法办,那一定是他严重误解老子了!当然,如果《道德经》是说给人民听的,那作者就会给人民详细拆解其问题的根源都在人民的身上,与统治者是好是坏无关。所以,准确把握全书的定位非常重要。

【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的翻译是:(治国理政时,)真正做到无为,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

1、无为的提出是有时代背景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秩序崩坏、政治腐败、经济凋弊、战争频仍的大动乱时代。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各种治乱的方案,形成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思想为主的百家激烈争鸣的局面。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一种追求建功立业、积极作为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在老子看来,这些积极有为的内在,仍然继续涌动着致乱的源头,与现实里一般统治者的膨胀欲望和错误认知相呼应。所以,老子就为其目标读者侯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理念方案:国家要长治久安,个人要长久保全,只要立马把现实里过多的妄作和主流价值上的有为一刀切掉就行了,简称无为。

正是由于无为的提出有现实的针对性,所以,理解无为不是什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无为是什么!我们必须超越其现实针对性来理解它。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是治国理政无所作为,而是采取合道的作为。

2、何谓合道的作为?第七章说,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可见,不自生、无私就是道。统治者把无私之道落实到治国理政上,自然不会出现妄作有为,就叫无为。

3、具体来看,什么是无为而治?本章开头所讲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第八章提到的,圣人治国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七十九章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等等,就是无为而治。

4、什么是无不治?看第八十章的描述,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还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民过着简朴宁静、自然和谐的生活,就是无不治的一种体现。

5、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核心要义。

一言以敝之,就是统治者只有做到无知无欲,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前面提到,无知无欲是针对现实里的悖道认知和膨胀欲望提出来的,其应有之义是,当统治者修为并达至无知无欲的境界时,意味着去除了干扰和破坏的因素,使自身具足的人之道(无私、慈、信等)完全处于自然的状态,不再有为,更不会妄作,是谓无为。

【细读后语】

1、现在读道德经,如果只读到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的所谓辩证法,那连皮毛都不是;如果读到清静无为、柔弱不争、谦卑包容的精妙,而且到此为止,会有滑向消极避世的危险;只有体认到无知无欲、去甚去奢去泰、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的要义,而且用以对治自我,才是真正达到了老子指向的生命修行的究竟之处。

2、很多人把无为的要义表述为,不干预、不干涉,顺其自然。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①如果把其对象定为万物,那这样的理解就不对了。前面说无为是合道之作为,其实对万物是有干预、有干涉的,比如,老子说,不道早已、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可以看出,不道之物、被救之人、被卫之人,原先都有他们各自的不合道的自然,老子这样说,意味着对他们是有所干预和干涉的。因而,无为不是顺物之自然。如若真的顺物之自然,那就会出现第五章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只能说这样的圣人是假圣人,毫无慈心可言。

②如果把其对象定为道,才是正确的。无为,就是不干预、不干涉道,顺道之自然而作为;这种语意,可以表述为不有为、不妄作。在之后的细读中,会经常提到这个要义。

,道德经节选为无为道德经为无为全文及译文


    收藏永久发布页,不迷路
    关键词不能为空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侵删请致信E-mail: 1470282@qq.com

我来说两句
签到
交流杂谈 道德经为无为全文及译文(道德经第二讲无为而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第二版)细读《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文】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牛蛙资源网 January, 01
生成社交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