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资源网 - 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
牛蛙资源网-只为资源而生,分享永无止境,牛蛙网

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背景(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图)

牛蛙小编 交流杂谈

光绪元年属什么,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

豫北地区的定义

豫北地区在明代主要指河南布政使司在黄河以北的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三府。豫北地势西高东低,相对平缓,土地肥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历史背景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诏诸将议定北征,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副之。率军二十五万,用时四个月占领山东。明军的进军路线是由南、东攻克山东半岛,再折向西,攻克济南、东昌。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继续向西攻取河南,并不战而取潼关。至八月攻克元大都(北京),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四月设置山西行省。随着军事进程的发展,黄河北部的行政区相继设置。

明初河南北部形势示意图

将豫北彰德府划归河南最能体现明王朝的政治军事意图,彰德府,元代为彰德路,管理三县一州,即安阳(附郭)、汤阴、临漳、林州。地域全部在漳河以南,体现了以山川形变的划界原则。漳河以北为广平路的磁州,管理武安一县。以及真定府的涉县。

明洪武元年闰七月,明朝改彰德路为彰德府,十月始隶河南省。洪武二年四月降林州为林县,分广平府磁州及所属武安来隶。又把真定府的涉县划入磁州。这样彰德府就又管理了漳河以北的磁州、武安、涉县。

彰德府北部深入太行山中部,直隶西南门户,有明显的军事牵制目的。在明王朝的建立之初,行政区划的形成,朝廷政治军事目的起决定性作用。

进入清朝以后,对直隶和河南的省界有所调整,但是犬牙交错的政区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明代直隶河南山东交界地区示意图

清代豫北三府行政区划范围的变化

怀庆府

顺治二年:辖六县:河内(沁阳)、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

雍正二年:辖七县:河内(沁阳)、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原武县;

乾隆四十八年:辖八县:河内(沁阳)、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原武、阳武;

卫辉府

顺治二年:辖六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胙城;

雍正二年:辖七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胙城、延津;

雍正三年:辖九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胙城、延津、浚县、滑县;

雍正五年:辖八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合并胙城)、浚县、滑县;

乾隆四十八年:辖十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考城;

光绪元年:辖十县: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

彰德府

顺治二年:辖一州:磁州;辖六县: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

雍正三年:辖一州:磁州;辖七县: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内黄;

雍正四年:辖七县: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内黄;

行政区划变更的原因

磁州归属变更原因

雍正四年,彰德府之磁州划归直隶广平府。其原因是因滏阳河的水利管理问题。磁州是滏阳河的发源地,位居上游,境内水闸较多,独擅水利,致使下游邯郸、永年、曲周、鸡泽、平乡、任县等沿河地区灌溉失利。雍正二年磁州拦河不向下游放水,遂致两省民众交恶,屡生词讼。广平知府张廷勷上奏朝廷请求平分水利,后朝廷准奏,磁州改归直隶广平府。

磁州改隶后,水资源统一管理,滏阳河沿县农田灌溉皆受其益。明代将磁州改属河南是为了政治军事目的,清雍正时期又把磁州归还直隶,这时候是政治军事目的让位于行政管理的需求。

内黄、浚县、滑县归属变更原因

雍正三年,直隶大名府所属的内黄、浚县、滑县划归河南省管辖,其中内黄划归彰德府,浚县滑县划归卫辉府。

根据《清世宗实录》的记载,直隶大名府属之滑县、浚县、内黄县为河南漕运所经,地虽接壤,而属则隔省,闻多有呼应不灵之处,以致河南粮船,年年迟误。且大名府所属,计一州十县;彰德府所属只一州六县;卫辉府只六县。若以滑、浚、内黄三县分隶彰德、卫辉,则多寡既均,而于运道得专责成,亦有裨益。著九卿速议具奏。

当年河南的漕船从卫河水路及陆路将漕粮运至大名府小滩镇,再由此延卫河入南运河运至京师。因大名府管理的滑县、浚县、内黄三县卫河水道险阻较多,直隶省不加疏浚,河南省又无权管理,所以每至河南漕船误时。河南巡抚田文镜还指出,河南漕粮于小滩镇兑运时,该地百姓均系H教,河南百姓运粮至此,坐到树下休息,也需要缴纳地钱二三十文,其余勒索可想而知。

田文镜

漕运本为中央大事,对于地方行省而言,因互有隶属不同,河南漕运粮食误期,并不影响直隶,河南巡抚田文镜上奏雍正皇帝,说明原委。雍正皇帝认为漕运管理因为隔省多有不变,其次大名府幅员过大,彰德卫辉二府较小,可以调整。田文镜深得雍正皇帝信任,皇帝准其所奏。

三县划归河南以后,运河沿线属河南一省管辖,地处己境,又居上游,河道疏浚较为容易,便于管理。大名府管辖范围得到压缩。根据就近原则,浚滑二县划归卫河府,内黄划归彰德府。

调整后的豫北区划

原武、阳武、延津、封丘、考城归属变更原因

元代时,黄河北部的延津、封丘、阳武三县就隔着黄河归汴梁路管理,明代继承没有改变。开封幅员广大,管理范围跨越黄河,可以巩固开封的外援防御。只是到了和平时期,行政管理多有不便。在清朝时问题进一步突出。

雍正初年,开封府管辖四州三十县,河南省地方 *** 鉴于开封府管辖范围过大,将黄河以北原武县就近划归怀庆府管辖,延津县划归卫辉府管辖。乾隆四十八年又将开封府的阳武县改属怀庆府,开封府所属封丘、归德府所属考城县改属卫辉府。

《封丘县志》记载: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上以河道间阻,不便管辖,乃改(封丘)属卫辉府。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河南巡抚何裕城向朝廷请求将汛弁(负责防汛的官兵)改拔移驻,把河北镇左营清华汛把总移驻阳武,新乡汛把总移驻封丘,卫辉营移驻新乡......

兵部议准,这时候黄河在三县南境,考城县与山东、直隶接壤,黄河防汛非常重要,屡被黄河水冲决,归德府隔河管理非常不方便,故改属卫辉。

早在乾隆四十三年考城县城没于河,河督阿桂因南岸七里陷于河,奏将七里之地属睢州,割仪封县十里隶考城,然而这之后,考城仍然屡被水患,乾隆四十七年阿桂奏请朝廷将考城县城移至黄河以北,这以后,考城县境就都在黄河北岸了,至乾隆四十八年三月考城随即改属卫辉府。

咸丰五年因为黄河改道,考城县转为在黄河东南方向,与卫辉府隔绝。光绪元年举人李正修请以考城属开封府,河南省巡抚考虑到开封府管辖范围仍然比较大(十六县),归德府仅管辖八县,认为仍应归属归德府,获批。

,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记录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背景


    收藏永久发布页,不迷路
    关键词不能为空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侵删请致信E-mail: 1470282@qq.com

我来说两句
签到
交流杂谈 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背景(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图)
光绪元年属什么,明清时期豫北行政区划变更历史 豫北地区的定义豫北地区在明代主要指河南布政使司在黄河以北的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三府。豫北地势西高东低,相对平缓...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牛蛙资源网 January, 01
生成社交图 ×